中新健康丨为什么前列腺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前列腺癌高发人群是哪些?为什么很多前列腺癌一发现就是晚期?中新健康为此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泌尿外科学系副主任徐涛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朱耀进行解读。
“侵袭性”“格里森评分9分”意味着啥?
徐涛告诉中新健康,评估肿瘤时需要考虑两个关键指标:分期和分级。
分期主要关注肿瘤的范围大小以及是否发生扩散转移。如,患者若出现骨转移,说明肿瘤已经扩散到其他部位,这在分期上属于比较晚期的情况。
分级则反映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恶性程度。以前列腺癌为例,评估前列腺癌严重程度的格里森评分范围为6分到10分,具体取决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外观。6分或7分被认为癌细胞侵袭性较低,细胞看起来“健康”(分化良好)或“较为健康”(分化中等),因此癌症的扩散速度可能较慢。格里森评分为8分或以上表明癌细胞侵袭性较高,癌细胞分化较差或与健康细胞未分化。
一般来说,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高,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反之,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肿瘤生长速度快,容易侵袭周围组织和转移,对治疗的耐受性也较差。
根据拜登办公室的声明,拜登所患癌症格里森评分达9分,属于第五级。徐涛解释称,从分期和分级两个角度讲,拜登此次确诊的前列腺癌都属于危险度比较高的情况。
朱耀指出,前列腺癌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预警,通过PSA检测,这是一种抽血检测,当指标异常升高即进入第二阶段——诊断。在这个阶段,通过磁共振或更精准的前列腺特异性PET引导进行前列腺穿刺确定肿瘤级别,第三个阶段是确定肿瘤是否扩散,通过全身影像学检查或PET-CT来证实肿瘤是否有转移情况。根据穿刺结果和影像学检查,我们决定病情的严重程度。拜登属第五级且有骨转移,是晚期高危前列腺癌。”
哪些人群更容易被前列腺癌“盯上”?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前列腺癌是美国患癌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仅次于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第二大常见癌症。
“前列腺癌具有较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徐涛表示,某些与肿瘤发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可以在直系亲属中遗传,导致家族的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显著提高。
朱耀强调,前列腺癌偏爱“高龄+遗传”的双重风险人群,特别是60岁以上的男性、有家族史者及携带特定遗传变异的个体。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男性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这意味着前列腺癌对老年男性健康的威胁愈发凸显。
徐涛认为,前列腺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懒癌”,它包含多种类型。其中,低级别前列腺癌可能进展较慢,可以通过严密监测进行管理;而3级或4级的前列腺癌则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容易发生转移和扩散,对这类情况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为什么很多前列腺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前列腺癌的很多症状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非常类似,如尿频、尿急、血尿等。”朱耀表示,血尿也可能是由炎症引起的,这使得在临床上很难仅凭症状来鉴别前列腺癌。
朱耀解释称,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在男性中极其普遍,尤其当男性进入60到70岁年龄段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增生或炎症的情况。当尿频、尿急或血尿等症状出现时,很多人误以为是“年纪大了正常现象”,并不会立刻让人联想到前列腺癌。
“早期症状不典型,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症状。”徐涛称,普通患者难以区分排尿困难的原因,若转移出现骨痛常已是晚期。
定期体检是 “对抗” 前列腺癌的关键。受访专家呼吁,为早期发现前列腺癌,50岁以上的男性需每年做一次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PSA的数值如果超过正常范围(4ng/ml),应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检查。若有前列腺癌家族史,如直系亲属(爷爷、爸爸、叔叔、兄弟)患此病,筛查时间应提前,一般建议从45岁开始。
徐涛表示,“前列腺癌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后,患者5年生存率基本上达到100%,此外,前列腺癌从发生癌变开始到出现临床表现有长达8-10年的时间,这为筛查工作提供了一个非常长且可操作的时间窗口。”
朱耀提醒,预防前列腺癌,日常可减少红肉和油腻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水果(如番茄、柑橘)和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等。
相关阅读
-
2025年连云港铁人三项亚洲杯赛暨国际铁人三项赛举行
刚刚过去的周末,连岛杯2025年连云港铁人三项亚洲杯赛暨一带一路国 -
截至去年底中国国际标准总体转化率超过83%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孙维20日在北京表示 -
绿色智慧能源港项目在沈阳启动 拟在东北布局超500座新能源充换电一体站
中德开绿色智慧能源港项目5月20日在沈阳市铁西区正式启动,未来3至5 -
上市后首次年度净利润下滑,“衣中茅台”比音勒芬业绩刹车
衣中茅台比音勒芬业绩出现滑坡。近日,比音勒芬发布2024年财报显示 -
“山水之城 如画南丰” 江西省南丰县亮相《300秒看家乡》
 近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沥泉走进《300秒看 -
具身智能开源生态加速“长起来”
《经济参考报》5月14日刊发记者吴蔚、张漫子采写的文章《具身智能开